近日,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横空出世,它在全国范围内反响强烈,无论是收视率、点击率,还是微信微博的热门话题,都和它有关,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好评。
《人民的名义》是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讲述了在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中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将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一网打尽的故事。它艺术地再现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反腐征程的惊心动魄,深情讴歌了反腐斗士的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
反腐斗争,早在宋代就已立文。宋太宗赵光义从五代蜀主孟昶的《戒石铭》中删繁就简,摘取其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颁于州县,敕令勘石立于衙署大堂前,警告官员不要腐败。贪腐人生,终归“南柯一梦”。历史上林林总总的廉政机制,彪炳史册的不朽诗篇,无不昭示着人间正道、耿耿初心:大浪淘沙始见金。
酌贪泉
东晋·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吴隐之(?—414),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三国时期曹魏侍中吴质六世孙,生当东晋后期。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
晋安帝年间,吴隐之去广州出任刺史。路过石门“贪泉”,小憩时酌其饮之,并即兴赋诗。这首诗直抒胸臆,言简意赅,古朴动人。诗中将泉的传说与夷叔齐不贪财权的情操相对比,表达了自己为官清廉的决心和志向。诗人言行一致,上任后,他廉洁奉公,清简勤苦,始终不渝。
三年为刺史二首
唐·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城郡中,题诗十馀首。
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郑州新郑(今河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贞元进士,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一生有诗305首,多为描绘民间疾苦,讽刺豪门贵族,希望朝廷除贪去暴,宽惠爱民。
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曾带领百姓筑湖堤、疏六井,造福百姓。离任时,面对依依不舍的杭州百姓,却异常惭愧。第一首诗中反思自己做了三年刺史,为政并没有给杭州留下好印象,也没有百姓的口碑载道,不过是杭州城里题过十几首诗而已,更令自己惭愧的是:这些诗不是甘棠诗,离去后还会不会有人思念呢?
第二首诗中写道:自己从不向民间索取任何名贵物品,卸任时只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某一天,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走几块天竺石,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此首自责诗。诗人的这种可贵的自责精神,“慎微”的律己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节选)
唐·杜甫
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
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其诗风格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史”。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公元764年,杜甫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府中当幕僚。有人送他一条十分名贵的毛毯,名“织成锦”。十分贫穷的杜甫不为心动,将原物送还。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约737~约792),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望族出身,少为皇帝侍卫,后入太学,折节读书。代宗朝入仕途,历任洛阳丞、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罢官后,闲居苏州诸佛寺,直至终年。其山水田园诗,高雅闲淡,平和之中时露幽愤之情。更有多篇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慷慨悲愤,忧时爱民,不负心语,感动着后世读者。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次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都不可谓情景交融。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更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表达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有志无奈的心情。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巩溪诗话》)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在政治上,终其一生很不得志。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这首咏史诗中,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高超艺术的艺术表现手法,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内涵,将其独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联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千古长叹,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进行了最凝练的总结,警醒世人,振聋发聩,终成千古绝唱。
书端州郡斋壁
宋·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人。进士出身。曾任龙图阁学士、开封府尹,官至枢密副使。他一生摧抑豪强,惩办赃官,办案公正,被人民誉为清官,流芳百世。
康定元年(1040年),42岁的包拯出任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知州。端州产砚,中国四大名砚中端砚尤以石质优良、雕刻精美居首,被朝廷钦定为贡品。那些附庸风雅的权贵,均以能得到端砚为荣。因此,那些在端州任职的官员,似乎找到了一条升官的捷径,纷纷打着纳贡的幌子,以多出数十倍的数目征收,假公济私,拿着公家的东西去结交打点权贵。然而,包拯到端州任职后,首先想到的是减轻农民负担,有权不用,自断这条升官捷径,悉数减去多余的征敛,只征收进贡的数目。上级也好,故交也好,他一概不理。于是,包拯任职3年,“岁满不持一砚归”。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包拯清廉、正直、忠心报国、为民造福、无愧于后人的执政理念。这首诗体现了他认为做官当除贪欲、谋正道,以做清官为荣、以做贪官为耻就是他的人生观和荣辱观。
冷泉亭
宋·林稹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林稹,号丹山,长洲人(今江苏苏州)人。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是宋朝有名的才郎,著有《宫词》百首,《千家诗》收《宫词》两首以及《冷泉亭》一首。
冷泉亭是西湖著名的景点之一。诗人有感于当时富户官僚的穷奢极侈,借言泉的冷热,对“暖风吹得游人醉”的现象表示不满和担忧。同时,诗又通过冷泉在山间与入湖时的对比,揭示处世的准则,劝勉人们要慎始慎终、洁身自好。诗沿用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意思,叹息冷泉一旦与西湖水同流合污,便失去了本来面目,再也无法恢复原来的清澄;同样,人一旦失足,也无法保持原来的令誉美名了。
生日山中和萧敬夫韵
宋·文天祥
山深不用结凉棚,风起江苹暑气轻。
处士林泉自今古,男儿弧矢付豪英。
客来不必笼中羽,我爱无如橘里枰。
一任苍松栽十里,他年犹见茯苓生。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在这首诗中,诗人告诉来给自己祝寿的宾客,不必带“笼中羽”一类的珍奇贵重物品,自己并不喜欢和看重。他最喜欢的是“橘里枰”——棋戏对弈:如果来客能与自己对弈手谈,那比什么都珍贵。其襟怀坦荡、清廉严明可见一斑。
题诗拒金
明·吴讷
萧萧行李向东迁,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物并土物,任将沉在碧波间。
吴讷(1372年—1457年)字敏德,号思庵。江苏常熟双溪(今吴市人)人。自幼好学,为人刚介。明永乐年间,因谙医学被举荐至京。洪熙元年,任监察御史。宣德年间,先后出按浙江、贵州;按贵州时恩威并行,边民畏服。后任南京左副都御史,曾揭发光禄丞董正盗窃官物。右通政使李畛奉命到苏松地区巡事,吴讷见其行事不谨,婉言规劝、道忌恨,被诬入狱。释放后,于英宗四年(1406年),告老返里。居室简陋,巡抚周忱拟帮助翻建,被谢绝。平时生活淡泊,常布衣食蔬。殁后,朝廷赠谥“文恪”。
吴思庵为御史时,巡历贵州回,三司遣人卖馈黄金百两,追至夔州。思庵不受,并在礼盒上写诗回绝。
拒礼诗
明·况钟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况钟(1383-1442)明代官员,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汉族,江西靖安县龙冈洲(今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况钟早年曾在尚书吕震属下为小吏,因有奇才,为吕震所重视,并推荐为仪制司主事。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升迁为礼部郎中。宣德五年出任苏州知府。
在苏州任内,他勤于政事,忠于职守,除奸革弊,为民办事,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人称“况青天”。正统六年(1441),况钟在苏州任期十年已满,当地官民二万多人向上级请求留任,最终任职长达十三年,最终积劳成疾,卒于任上。明正统五年,况钟赴京述职,苏州大小官员和百姓纷纷赠礼送行。可况钟全部拒收,题赠此诗与苏州百姓话别,倾吐心声,襟怀磊落。
入京
明·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钱塘(今杭州)人,自幼聪颖过人,在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他清正廉明,兴利除弊,刚正不阿。
于谦在河南、山西巡抚任上,进京公干。按当时的规矩,作为朝廷的命臣,封疆大吏进京自然要给有关的上司直至皇帝行贿送礼。而若为京官出行巡视,回来后也应该有所表示,不是白花花的银子,也得弄点当地的土特产什么的,这些都是惯例。然而,于谦是个清正廉明的官吏,他才不会行贿送礼。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地方上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此诗以表心声。
任满谒城隍
明·胡寿安
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
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来时贫。
胡寿安(生卒年不详),字克仁,安徽黟县横冈村人。明永乐年间任新繁(今属成都市新都区)知县。他“清俭绝伦”,在新繁期间种萝卜为食并作为送人之礼,时称“菜知县”;以苦为乐,用纸做蚊帐并作《题纸帐》诗,流传数百年;而他“责子别妻”的故事,更成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史上的著名典故。
按明代惯例,官员任满后必须要向当地的神灵辞行。这首诗就是胡寿安在信阳任满,离职拜谒城隍时对自己为官的总结,看似向城隍表达衷心,实则是向朝廷、向治下的百姓表明心迹:坦荡为官,清白做人,来去轻松。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1693年—1765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最多,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逃荒行》。
这首诗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听到竹声萧萧,心忧百姓、夜不能寐的心境,与百姓可谓休戚与共,冷暖相知。
禁止馈送檄
清·张伯行
一丝一料,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张伯行(1652年—1725年),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曾任福建和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他从不收受下属的礼物,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被康熙誉为“天下清官第一”。
在福建巡抚任上时,为了杜绝接踵而来的送礼者,他特地撰写了此文,张贴于居所院门及巡抚衙门。那些送礼者读此犀利檄文,不敢自讨没趣,便悄然离去。此文也不胫而走,广为传诵,被人们誉为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体现了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
检点行囊一担轻,彰显清白本色。
南宋词人张道洽有云:“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当下,应该让这种“清白家风玉精神”,释放出厚重致远的道德魅力、人格光华、价值颜色、时代光彩。
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亦有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为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以人民的名义,致敬国之良知,对诱惑说“不”:永怀为国为民之心,不为尘俗利害炎凉所动,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
愿刚锋永在,清节长存!